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

我的健康,我做主!- 拍打的原理 ( 2 )

拍打的時間和頻率 

1.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拍打。建議養成每天拍打的習慣,早、晚各拍一次;也可早、中、晚各拍一次。

2.身體健康者,每次拍打頭、肩、腋窩、肘、膝等部位各1-5分鐘即可。每天拍1-2次,多拍不限。

3.亞健康者的某些身體部位功能不佳,除拍打以上保健部位外,可在病灶處加長拍打時間。一般每處拍5-30分鐘,每天1-2次,更多次不限。

4.有明顯病灶者,除拍打保健部位外,可重點拍打病灶處半小時以上。例如膝蓋痛、五十肩、頸椎病、頭痛、失眠患者,可重點拍通用部位。

5.大病患者,如肩不能舉、腿不能走,或被醫院診斷為牛皮癬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癌症等患者,建議從頭拍可重點拍通用部位及其相應病灶部位一小時以上,每天1-3次,待病情緩解後再酌情減少拍打時間。

6.通常拍打幾次後再拍打便不易出痧了,這時仍應定期拍打。無論出痧與否,只要拍打就會疏通經絡,達到保健治療之功效。 

7.拍打時間與頻率如同拉筋,沒有絕對標準,因人而異。無論有病沒病、出痧與否,都可每天拍打。

8.一次拍打時間不夠,也可分成幾次拍打。


拍打的注意事項

1.拍打時應避風寒,別直接對著電扇或空調吹,以免風寒之邪透過開放的毛孔進入體內,引起新病

2.拍打後要補充水分。拍打前、後飲用一杯熱水,體虛者喝姜棗湯更好,可適當補充消耗的水分,防止頭暈疲勞,促進新陳代謝。

3.拍打後,要在1-3小時後方可洗浴,並且要用熱水洗,不可用冷水,冷天拍完最好別洗澡。

4.皮膚病拍打方法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須長時間重拍打才有效,拍打出滲液說明有效,可繼續拍,但皮膚外傷或滲液潰爛的不可拍打。

5.糖尿病、下肢靜脈曲張、下肢浮腫者拍打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膚耐受力差,血管脆性增加,要輕拍,再循序漸進拍打。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者,宜從下往上拍,循序漸進,以促進血液循環。

6.拍打出痧,還應繼續拍打,以加速痧毒褪色。拍打會在被拍打處聚集更多的氣血,並加速該處的氣血循環,有利於排毒。停止拍打後不做處理,過幾日便會自然退痧,只是時間稍長。消失得快,表示身體素質好。通常孩子、年輕人、健康人的痧消失得較快,而老年人、重病患者的痧消失較慢。

我的病該拍打什麼部位? 

為提升療效,化繁為簡,建議大家無論何病,首先拍打通用部位,其它部位可根據自己的病在此基礎上增加。所謂通用部位,就是無論什麼病都可先拍打的部位,即雙肘關節、雙膝關節、雙手、雙腳,共八個部位。如果想療效快,建議各部位至少拍打15分鐘以上。 

拍打肘、膝關節時須將其前後左右全拍透;拍打手時將一手放在膝蓋上,手背朝上,用另一手掌拍打手背;拍打腳時需將腳內外側、腳背、腳心都拍透。在此基礎上,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病情進一步找拍打重點︰

1.頭部、五官科疾病可拍打頭部、面部,如面癱、頭痛、頭暈、感冒、心腦血管疾病、中風後遺症、抑郁症、失眠、耳疾等等;

2.頸椎、肩周、四肢、關節上的各類痛症,如頸椎病、關節炎、類風濕等等,可長時間拍打患處,如肩關節、肘關節、腕關節、胯關節、髖關節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等等。力氣不夠可請人拍打,比如肩周炎、關節炎、類風濕等。因為這些部位遠離臟腑,大力拍安全,只要忍住痛就有效。 

3.各類心臟病、肺病、乳腺疾病、哮喘、甲狀腺疾病患者,要多拍腕關節內側、腋窩、鎖骨下方及其周遭; 

4.各類婦科病(如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、痛經等)、男科病(如前列腺類疾病、陽痿、早泄等)、生殖和泌尿系統疾病,可多拍大腿根部(這是毒素沈澱較多的部位,也是經絡、血管、神經、淋巴集中區域)、大腿內側、小腹、小腿兩側

5.陳年舊傷,如跌打損傷、運動傷、車禍傷等等,可拍打病灶如傷痕處、手術縫合處。這就是調傷。因為有舊傷,所以力度要自己掌握。惟拍打時間要長,每處拍20分鐘以上最好;

6.各類痒症,除拍打患處,還可拍肘關節內側(含曲池穴)、膝關節內側上方(含血海穴)、站立拍打兩側大腿(含風市穴,手下垂中指貼大腿處)

7.痔瘡、便秘、肥胖病、腸胃病患者,可長時間、大力拍打小腹、膝蓋前後左右、大腿內側、大腿根、肥胖區。這些部位可用拳頭拍打,大腿根可用手做刀狀砍,這樣滲透力強,聲音小;

8.急性病可直接拍打相關穴位、經絡,可直接參照針灸取穴方法。如急性胃痛、胃脹可拍打足三里 ,急性心臟病可拍內關、肘部,酒醉可拍打肘部等等

9.所有拍打配合拉筋療效更佳。

資料來自医行天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